內蒙古職業技術學校

護理專業(高級護理)人才培養方案

瀏覽數:399 
  1. 專業名稱:《護理專業》(高級護理)

  2. 專業代碼:100100

  3. 招生對象及學制

  1. 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或同等學歷者

  2. 學制:三年

  1.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現代護理理論,臨床護理技能,社區衛生保健知識,富有人文精神,能適應各級醫療機構、社區、家庭,從事常發病、多見病的臨床護理、康復以及社區保健服務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通過對醫學科學和護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系統學習,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身心素質,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勝任護理崗位的技能應用型人才。

  2. 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

  1. 知識結構

A

具有本專業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

B

具備較扎實的醫學知識及護理學知識

C

具備基本的疾病預防保健知識

D

具有一定的體育運動和科學鍛煉的基本知識

  1. 能力結構

A

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運用護理知識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B

具有規范、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谱o理的基本操作技能

C

具有對危重患者的應急處理和配合搶救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公共事件突發處理的能力

D

能向個體、家庭和社區提供整體護理和保健服務、康復指導和衛生宣教

E

具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以及服務意識

F

具有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較熟悉的計算機操作能力

  1. 素質結構

A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

B

具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C

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D

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融洽的人際關系

  1. 職業領域(就業領域)與職業能力分析

職業范圍

職業崗位

職業核心能力要求

包括:醫療機構、社區、家庭、個人、康復中心、養老服務機構的護理崗位

醫院護理

具有較全面的護理學基礎知識和臨床處置能力,多見病、常見病的護理和康復能力

社區護理

能夠認識社區護理的基本概念、理論和工作內容,能用相關知識指導社區護理實踐,向社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個人、家庭、養老服務、機構護理

具有全方位的護理學基礎知識,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良好的職業品德和職業道德精神

  1. 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序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課時

學期

考核

合計

理論

實訓

(S/C

公共基礎

1

語文

16

256

150

106

4

4

4

4



S

2

數學

8

128

96

32

4

4





S

3

英語

16

256

156

100

4

4

4

4



S

4

公共體育

7.5

120

20

100

2

2

2

2



C

5

職業道德基礎

2

32

32


2






S

6

經濟與政治

2

32

32



2





S

7

哲學與人生

2

32

32




2




S

8

職業生涯規劃

2

32

32





4




9

計算機應用基礎

4

64

28

36

4







合計

59.5

952

578

374

20

16

12

12

0

0


專業基礎課

10

形體禮儀

2

32

20

12

2







11

護理心理學

4

64

64



4






12

護士人文修養

2

32

20

12





2



13

護理管理

2

32

20

12





2



14

護理技能

2

32

20

12





2



合計

12

192

144

48

2

4



6



專業必修課

15

走進護理

4

64

50

14

4







16

生理學

4

64

64



4






17

病理學

4

64

64



4






18

藥理學

4

64

48

16



4





19

內科護理

8

128

96

32



4

4




20

外科護理

8

128

96

32



4

4




21

兒科護理

8

128

96

32



4

4




22

社區護理

8

128

96

32




4

4



合計

48

768

610

158

4

8

16

16

4

0


專業選修課

23

生理衛生

2

32







2



24

臨床營養

2

32







2



25

預防醫學

2

32

20

12





2



26

健康評估

2

32

32






2



合計

8

128

104

24





8



總計(周課時)

127.5

2040

26

28

28

28

18



軍訓(入學教育)2











頂崗實習











畢業教育(講座)


























八、實施保障

實施項目

具體要求

師資隊伍

包括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各專業在校生與該專業的專任教師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課),中職專業帶頭人原則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半p師型教師一般不低于60%,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于行業企業。

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滿足本專業人才培養實施需要,其中實訓(實驗)室面積、設施等達到國家發布的有關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范)要求。信息化條件保障能滿足專業建設、教學管理、信息化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需要

教學資源

教材、圖書和數字資源結合實際具體提出,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師專業教學研究、教學實施和社會服務需要,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區市)關于教材選用的有關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選用制度,后期將根據需要組織編寫校本教材,開發教學資源。

教學方法

指導教師依據將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要求、學生能力與教學資源,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以達成預期教學目標。并倡導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堅持學中做、做中學。

教學評價

對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內容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評價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包含如觀察、口試、筆試、頂崗操作、職業資格鑒定等評價、評定方式。同時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與時俱進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

質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系)兩級的質量保障體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結構,統籌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各主要因素,結合教學診斷及時改進。同時,統籌學校各部門、各環節的教學質量管理活動,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確,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有機整體。

九、畢業要求

學生通過規定年限的學習,必須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取得合格成績,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

內蒙古職業技術學校

2019年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