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職業技術學校

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瀏覽數:752 
  1. 專業名稱:計算機應用專業

  1. 專業編碼:090100

  1. 招生對象及學制

1、招生對象

(1)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2、學制:三年

  1.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應用專業必備知識,具備計算機操作維護、計算機軟件開發、計算機軟件測試等專業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服務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的生產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

  1. 職業領域(就業領域)與職業能力分析

職業范圍

職業崗位

典型工作任務

職業核心能力要求

IT技術

軟、硬件技術服務

計算機軟硬件調試、安裝

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維護、管理

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

計算機組裝維護能力

ASP程序設計能力

局域網規劃與建設能力

企業INTRANET構建能力

多媒體技術服務

平面設計

動畫設計

網站開發與應用

圖像的藝術加工能力

動畫制作的綜合能力

網頁制作能力

  1. 人才培養規格要求

(一)素質結構

職業素質結構圖

心理素質

身體素質

道德素質

創新素質

完善的人格、自信樂觀

善于溝通、寬容、堅強的意志品質

健全的體魄

健康的心理

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愛崗敬業誠實守信

(二)能力結構

一般能力

專業能力

1、英語讀、寫、聽、說能力;

2、書寫與表達能力;

3、分析與計算能力;

4、創新、創業能力;

5、團隊協作能力

5、自我提升能力

1、良好的編碼能力;

2、認識和運用數據庫的能力;

3、必須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

4、具有軟件工程的概念及應用能力

1、具有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2、具備良好的文化基礎素質;

3、具有扎實廣告設計專業知識綜合能力;

4、具有扎實的包裝設計所需的軟件操作能力;

5、具有一定的專業英語資料處理能力;

6、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繼續學習能力;

3、知識結構

基礎文化知識

專業基礎知識

專 業 知 識

1、職業道德與法律基礎知識;

2、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

3、哲學與人生;

4、職業生涯設計/就業、創業指導;

5、應用文寫作;

6、英語(含聽說訓練);

1、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

2、計算機網絡維護基礎知識

3、計算機組裝維護基礎知識

1、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2、網頁制作基礎知識;

3、圖像圖像處理基礎知識;

4、數據庫基礎知識;

5、網站開發基礎知識。

  1. 課程設置及課程簡介

本專業共設置:9門公共基礎課程、7門專業基礎課程、7門專業課程、6門公共選修課程、3門專業選修課程。

(一)公共基礎課程

1、語文

2、數學

3、英語

4、體育與健康

5、職業生涯規劃

6、職業道德與法律基礎知識

7、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

8、哲學與人生

9、計算機應用基礎

(二)專業基礎課程

1、計算機電路與電子技術   總學時:64課時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培養學生既具有扎實的數字電路分析和設計的知識功底,學會分析和使用簡單直流電阻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會用布爾代數表達式、真值表、邏輯圖、卡諾圖、波形圖描述邏輯函數的等方法;培養使用常用測試儀器(萬用表、示波器及信號源等)、分析組合邏輯電路、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簡單數字系統功能、選用中小規模標準器件實現簡單邏輯問題的能力,同時有應用所學知識做出實現一定功能的產品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2、Photoshop平面設計: 總課時:64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本課程傳授圖形圖像處理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要求掌握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基礎知識,和各種圖形圖像處理、制作的操作技術,具備利用Photoshop制作平面藝術效果圖的能力;具備綜合利用Photoshop制作平面藝術效果圖的能力。

3、計算機網絡技術總課時:128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知道《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學科的性質、地位和獨立價值。知道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圍、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學科進展和未來方向;理解主要和常用網絡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公認標準、性能特征及其評價;學會評價網絡技術的優劣并密切注意技術的改進和變化;引導和鼓勵學生鉆研某些技術的細節,能分析解決使用中遇到的問題;引導和鼓勵學生進一步深入鉆研,努力參與技術的改進,不斷探討新的可能。

4、計算機組成原理   總課時:64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設計思想,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計算機組成原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閱讀原理圖以及對原理圖進行功能模擬的能力;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的理解,進一步深入認識計算機系統,強化學生的系統意識。

5、實用美術基礎

基本內容和目的:本課程將實用美術基礎中的素描造型基礎(型)、平面構成與版式設計(形)、色彩構成與商業色彩設計(色)、設計素描與創意思維訓練(意)四者進行取舍編排,結合商業實戰案例設計,生動形象的案例分析,同時課程中的項目五任務模塊緊密結合行業標準,對于學習者具有巨大的設計實戰意義。

6、VB語言程序設計   總課時:64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本課程通過介紹VB.net語言中的數據類型、運算、語句結構及其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使學生掌握一門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了解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與方法,進而學會利用VB.net語言學會解決一般應用問題,并為后續課程奠定程序設計基礎。

7、多媒體技術基礎   總學時:32課時   每周:2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本課程主要講授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知識,聲音素材,圖像素材、視頻素材和動畫素材的制作和編輯,具有多媒體程序開發的基本知識。

    (三)專業核心課程   

1、計算機網絡安全與管理 總課時:48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通過學習本課程,讓學生掌握網絡安全涉及的內容、網絡面臨的威脅及原因、網絡安全機制和管理等基礎知識;掌握操作系統安全、網絡通信安全、Web安全、數據安全等知識技術和配置方法;掌握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方法、黑客攻擊與防范的知識和方法;掌握路由器、電子郵件和防火墻的安全管理和各種協議原理及配置方法。

2、3DS MAX   總學時:32課時   每周:2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3DSMAX是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方向)的主要計算機系列課程之一。本課程著重學習使用計算機軟件3DSMAX進行繪制室內外效果圖、室內游覽動畫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快速的繪制出各類效果圖。

3、FLASH動畫制作   總學時:32課時   每周:2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課程主要傳授FLASH動畫制作技術。通過學習,要求學生具備繪圖工具使用,素材的獲得,簡單動畫的制作,聲音的運用,簡單交互的實現等知識。掌握簡單動畫,聲音的運用,簡單交互的實現技術與技能。

4、網絡維護與故障診斷   總課時:48課時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使學生具備計算機網絡管理與維護及網絡故障診斷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網絡設備管理與維護方法,能使用常見的網絡測試與診斷工具。逐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

5、局域網規劃與建設   總課時:64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以局域網尤其是小型局域網為目標,介紹局域網的組建及應用,使學生重點掌握局域網的規劃與解決方案、局域網布線與施工、網絡操作系統及其應用、網絡服務器和客戶機的安裝與配置等。

6、網絡操作系統應用 總課時:64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熟悉Windows2003操作系統環境,以及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課程主要內容為操作系統概述、作業管理和控制、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系統。通過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達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習題課是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師必須予以重視

7、計算機網絡工程 總課時:72課時   每周:6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組網方法有比較系統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并逐步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組網能力、管理能力和維護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初步訓練學生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為學生學習后繼課程,進行網絡方面的應用和科研打下扎實的基礎。

)專業選修課

1、計算機輔助設計(CAD   總課時:32課時 每周:2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運用計算機軟件制作并模擬實物設計,展現新開發商品的外型、結構、色彩、質感特色的過程。在工程和產品設計中,計算機可以幫助設計人員擔負計算、信息存儲和制圖等項工作。培養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與圖形的編輯、放大、縮小、平移和旋轉等有關的圖形數據加工工作。

2、計算機常用軟件基礎   總學時:32課時   每周:2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本課程主要講授常用工具軟件的基礎知識與使用技能。通過學習,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工具軟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培養學生運用工具軟件進行文件管理、磁盤管理、系統維護、病毒防治以及計算機間的通訊能力。

3、電子商務應用   總學時:64課時   每周:4課時

基本內容和目的:本課程主要講授電子商務的基本理論、電子商務的技術基礎、網上營銷技術、EDI技術、網上安全技術等基礎理論。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網上銀行的數據流動過程與網上賬戶申請,具有網上廣告的發布技術、網上采購技術,能進行網上購物的管理、網上商城的日常性維護。

八、教學計劃

1、教學進程安排表

序號

課程名稱

學分

課時

第一學期

第二學期

第三學期

第四學期

第五學期

第六學期

考核

合計

理論

實訓

(S/C)

公共基礎課

1

語文

16

256

150

106

4

4

4

4



S

2

數學

8

128

96

32

4

4





S

3

英語

16

256

156

100

4

4

4

4



S

4

體育與健康

8

120

20

100

2

2

2

2



C

5

職業道德與法律基礎

2

32

32


2






S

6

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

2

32

32



2





S

7

哲學與人生

2

32

32




2




S

8

職業生涯規劃

2

32

32





2



C

9

計算機應用基礎(升學)   

4

64

28

36

4






S

合計

60

952

578

374

20

16

12

12

0



10

計算機電路與電子技術

4

68

20

48

4






S

11

Photoshop平面設計

4

64

20

44


4





C

12

計算機網絡技術(升學)

8

128

50

78


4

4




S

13

計算機組成原理

4

64

30

34



4




S

14

實用美術基礎

4

64

32

32



4




C

15

VB程序設計語言(升學)

4

64

32

32



4




S

16

多媒體技術基礎

2

32

16

16





2


S

合計

30

484

200

284

4

8

16

0

2



17

計算機網絡安全與管理

2

32

10

22





2


C

18

3DMAX三維動畫設計

4

64

20

44




4



C

19

Flash動畫制作

4

64

20

44




4



C

20

網絡維護與故障診斷

2

32

10

22





2


C

21

局域網規劃與建設

4

64

30

34





4


S

22

網絡操作系統應用

4

64

32

32





4


S

23

計算機網絡工程

4

64

32

32





4


S

24

頂崗實習

14








8



25

畢業綜合實踐

24









14


合計

62

384

154

230

0

0

0

8

16



公共選

26

體態禮儀與形體訓練

2

30

8

22

2






C

27

普通話

2

30

14

16


2





C

28

心理健康教育

2

30

20

10

2






C

29

應用文寫作

2

32

16

16





2


S

30

音樂欣賞

2

30

10

20




2



C

31

書法

2

30

10

20




2



C

合計

12

182

78

104

4

2

0

4

2



專業選修

32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

2

32

10

22


2





C

33

計算機常用軟件基礎

2

32

10

22





2


C

34

電子商務應用

4

64

32

32




4



S

合計

8

128

52

76

0

2

0

4

2



總計


2130

1062

1068

28

28

28

28

22



2、課程設置及時數分配表

       學期                         項目

合計

總周數

20

18

18

18

18

15

104

教學周數

16

16

16

16

16


90

教學學時(學時)

442

444

450

442

352


2130

復習、考試(周)

2

2

2

2

2

0

10

軍事及入學教育(周)

2

0

0

0

0


2

頂崗實習(周)





8



畢業教育(周)






1

1

畢業綜合實踐(周)






14

14

平均周學時

28

28

28

28

28

24

142

考核門數

S5/C3

S5/C4

S6/C2

S3/C6

S4/C2


S23/C17

九、實施保障

實施項目

具體要求

師資隊伍

包括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各專業在校生與該專業的專任教師之比不高于25:1(不含公共課),中職專業帶頭人原則上具有中級以上職稱?!半p師型教師一般不低于60%,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于行業企業。

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滿足本專業人才培養實施需要,其中實訓(實驗)室面積、設施等達到國家發布的有關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范)要求。信息化條件保障能滿足專業建設、教學管理、信息化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需要

教學資源

教材、圖書和數字資源結合實際具體提出,能夠滿足學生專業學習、教師專業教學研究、教學實施和社會服務需要,并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區市)關于教材選用的有關要求,健全本校教材選用制度,后期將根據需要組織編寫校本教材,開發教學資源。

教學方法

指導教師依據將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要求、學生能力與教學資源,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以達成預期教學目標。并倡導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勵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項目教學等方法,堅持學中做、做中學。

教學評價

對學生的學業考核評價內容兼顧認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評價體現評價標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評價過程的多元化,包含如觀察、口試、筆試、頂崗操作、職業資格鑒定等評價、評定方式。同時加強對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與時俱進改革教學評價的標準和方法。

質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系)兩級的質量保障體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方法,依靠必要的組織結構,統籌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各主要因素,結合教學診斷及時改進。同時,統籌學校各部門、各環節的教學質量管理活動,形成任務、職責、權限明確,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有機整體。

  1. 畢業要求

學生通過規定年限的學習,必須修完教學計劃所規定的全部課程并取得合格成績,達到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要求。















內蒙古職業技術學校

2019年730